人体器官捐献常见问题解答(一)
1、对于器官捐献志愿登记,国家有什么鼓励政策?
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《关于印发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的通知》内提到,为鼓励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,同一分配层级内符合以下条件的移植等待者,在排序时将获得优先权:
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直系亲属、配偶、三代以内旁系血亲;
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3年以上。
2、人体哪些部分可以捐献?
当生命离去时,经评估功能良好的肝脏、肾脏、心脏、肺脏、胰腺、小肠等器官可以捐献。此外,眼角膜、皮肤、骨骼、血管、神经等组织可以捐献,遗体也可以捐献。
3、人体捐献可用于哪些方面?
捐献的器官用于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,捐献的眼角膜用于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,捐献的组织经加工后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患者,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。
4、人体捐献有年龄限制吗?
由于器官本身的衰老,器官捐献一般不超过65岁,遗体、角膜、组织捐献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。
5、如何表达捐献意愿?
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(18岁以上),愿意在逝世后无偿捐献器官、遗体、角膜、组织用于临床治疗、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,可以通过网络或书面途径进行志愿登记,表达捐献意愿。
6、志愿登记方式有哪些?
1.通过“中国人体器官捐献”微信公众号进行登记。
2.通过“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”网站进行登记
3.赴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。
景德镇市红十字会
地址:景德镇市发展中心18号楼6楼
7、完成志愿登记有何凭证?
“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”是志愿登记的有效凭证,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一制作,有电子卡和实体卡两种形式,效用等同。电子登记卡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志愿登记系统生成,需要实体卡须在志愿登记平台留下详细地址和联系 方式,制作完成后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。
8、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?
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“自愿”原则,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,随时可以在登记网站变更或撤销登记意愿。
9、志愿登记信息会被泄露吗?
志愿登记者的个人信息会被严格保护,只有因工作需要并得到授权的情况下,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登记者的个人信息。
10、成为志愿登记者,一旦遇上意外,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?
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,表达过捐献意愿不会影响登记者得到应有的抢救和治疗。
11、成为志愿登记者,一定能实现捐献意愿吗?
当生命离去时,原则上没有传染病和恶性肿瘤都可以捐献,最终能否捐献由医学专家评估确定,并要尊重家属的意愿。
最新新闻
-
市红十字会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
2025-02-25 -
领会精神,对标落实——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(扩大)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
2025-01-05 -
学习交流促发展,携手共进谱新篇
2024-12-27 -
景德镇市举行依法治会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
2024-12-23 -
市红十字会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暨年度工作总结会
2024-12-20